|
|
|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
來源:中國工業報 時間:2012/12/6 9:47:22 瀏覽:1854次
|
黨的十八大報告催人奮進、鼓舞人心,指引了未來5年或更長時間的中央發展戰略,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這體現了黨的指導思想又一次與時俱進。確立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地位,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領會和把握,把黨的指導思想轉化為推動我們工作的精神力量、實際能力和自覺行動。 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必須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決不能有絲毫動搖。”“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 十八大報告中關于“科學發展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是硬道理”和“四化同步發展”的有關論述,對我們的工作具有重大指導意義。產業是“經濟建設”和“發展”的根本載體和依托,產業部門是實踐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建設、促進“四化”同步發展的最前沿陣地。深入貫徹十八大報告精神,實現產業又好又快發展,是我們肩負的歷史使命。從電子信息制造業本身的發展歷程來看,得益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以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產業規模穩步增長,從不足100億元到超過7.5萬億元,成為全球電子信息制造業第一大國;技術和產品升級換代步伐持續加快,平板電視、筆記本電腦分別占彩電和計算機比重均已超過75%,智能手機占比超過40%,多條集成電路12英寸生產線、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相繼建成投產;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彩電、計算機、手機從高檔產品、稀有產品到逐步實現城鄉普及,截至2011年年底,我國城鎮居民的彩電擁有率超過135臺/百戶,計算機擁有率超過70臺/百戶,手機普及率達到73.6部/百人,其中國產品牌產品的占有率分別達到80%、50%、60%。 下一階段,電子信息司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的總體部署和要求,以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為主線,堅持創新引領、應用驅動、融合發展,突破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深化信息技術應用,統籌內外需市場,優化產業布局,著力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持續引導產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為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及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在此過程中,電子信息司將把十八大報告的精神貫徹落實到具體的行業管理工作當中,在貫徹落實“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和“四化同步發展”的戰略方針中,著力抓好以下幾點工作: 一是貫徹“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集中突破核心關鍵技術,全面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追蹤和把握新一代信息技術重點方向及產業機遇,以企業為主體,堅持產學研用相結合,完善創新體系,增強創新能力,整合資源集中支持核心重點領域的重大項目。 “發展現代信息技術產業體系”,以整機需求為導向,大力開發高性能集成電路產品;加快發展新型平板顯示、傳感器等關鍵元器件,提高專用電子設備、儀器及材料的配套支撐能力;以新一代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領域自主技術為基礎,推動計算機、通信設備及視聽產品升級換代;推進軍民融合發展,加速軍民共用電子信息技術開發和轉化。 二是“推進信息網絡技術廣泛運用”,“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支持信息技術企業與傳統工業企業開展多層次合作,推進信息技術和產品在工業各領域的廣泛應用,提升工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營銷服務等環節的自動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支持應用電子產品和系統的研發及產業化,切實推動兩化深度融合。 三是落實“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大力挖掘產業內需市場,增強內生增長動力。充分利用城鎮化建設步入加速階段的機遇,在實施節能家電補貼政策中,推動補貼范圍擴大。推進實施太陽能光伏產品進入公共設施和家庭政策,研究離網光伏系統應用方案。研究推進家電下鄉延續政策。加快推進數字家庭應用示范工程,帶動智能電視、移動智能終端、關鍵通信節點等技術和產品發展。積極培育基于寬帶的信息消費市場,重視對新業態、新模式的規范和監管。 四是貫徹“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的要求,進一步加強產業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國際化水平。電子信息產業是典型的外向型經濟領域,長期以來,外資和出口是拉動產業增長的重要動力。在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繼續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有條件的骨干企業在海外設立分支機構、建立研發中心、拓寬市場渠道、擴大品牌影響。積極優化出口結構,加大新興市場開發力度,推動出口市場多元化。鼓勵有實力的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推動更多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標準成為國際標準。繼續加強與美、歐、俄等雙邊、多邊對話,提高應對貿易摩擦、維護產業安全的能力。推動在物聯網、云計算、智能交通、應用電子等新興領域的交流,促進企業間合作。以重大專項和重大工程為依托,建立相應的高端人才培育和引進機制。
|
上一篇:
石家莊市人民政府關于2012年度石家莊市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下一篇:石家莊市科技成果轉化風險補償專項資金啟動 |
[關閉窗口] [打印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