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創新能力建設成果斐然
2012年度省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名單新鮮“出爐”,我市的東明實業、四方通信、威納邦等21家企業的技術中心榜上有名。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企業技術中心126家,其中國家級7家、省級66家,數量均位居全省第一;建成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4個,數量在全省占比分別為100%、50%;省級25個,占全省總量的47%。
“企業只有不斷從創新中汲取動力,才能牢牢占穩市場的潮頭。”剛剛獲得本年度省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稱號的河北四方通信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永錄說,他們每年都會有較高的研發投入,有若干新品投放市場,已擁有各種發明專利近50項,有6項填補了國內空白,而這些今年直接就可為公司帶來13億元的銷售收入。
如何更好地讓企業深入挖掘自主創新的內在動力?近年來,我市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扶持獎勵政策,明確了創新體系扶持方向、制定了創新體系認定標準和程序,使得創新體系運行規范更細化、對企業創新成績的獎勵標準更明確。以所設的高新技術成果落地石家莊獎為例,特等獎獎金高達500萬元,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企業進行技術研發的積極性,促使企業創新能力明顯提高。
無技改,不創新。技術改造是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實現科技成果產業化的主要方式,今年前十月,我市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190.7億元,技改投資完成821億元,總量均居全省第一,技改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達到69%;預計年底,技改投資將達到900億元以上。
研發是技術創新的重要環節。我市各部門積極建設企業綜合服務平臺,向企業提供產業信息服務,為企業完善技術創新工作夯實基礎;積極組織企業參與產、學、研對接活動,促進企業與高等院校、研究機構交流與合作,推進企業對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應用和推廣。而這些經研究開發出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不僅大幅提升支柱產業自主創新能力,也為傳統產業新型化、新興產業規模化提供科技創新的基礎條件。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我市成功創建了國際“第一唯一”21項、國內“第一唯一”96項,創出了國內、省內標桿指標300余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