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末,歐洲債務危機爆發,困擾了眾企業整整兩年,根據現在的情形,恐怕將持續到2012年。雖然,去年底歐盟26國最終達成"財政新約",但也無濟于事。經濟復蘇緩慢、債務困境未解,歐債危機席卷歐洲,給全球帶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人民幣升值,未來機電行業的發展是美好的還是殘酷的?我們就機電行業所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未來之路做一下簡單的分析。
機電行業問題與對策
首先,企業光靠政府政策,如出口退稅政策、貼息政策,是支撐不起來的,金融危機以后,所有的行業都要重新洗牌。政策有作用,但是對于企業的發展是滯后的,企業要有前瞻性,如果沒有這種前瞻性,企業也不可能很好的生存下來。
其次,不管經濟如何,企業都要堅持自主創新,在產品研發出來后,馬上申請知識產權,登記專利,進行法律保護。好在,企業的這個覺悟比過去高多了,自覺性比過去也強多了,相信2012年,這種對知識產權的覺悟性有助于企業占領某一領域的市場。
第三,要進出口并舉,開發國內潛在的進口市場,在發展出口的同時,進口缺一不可,二者形成互動關系,是一種交替的互動。企業可以通過進口國外先進的設備,借鑒新技術,吸收新理念,為自己的產品服務。
機電行業未來發展之路
智能化是機電一體化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智能手機、電網、智能電網、自動化設備等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便利,人工智能在機電一體化建設中日益得到重視,從2011年展會展出的產品來看,機器人與數控機床的智能化更是得到了廣泛應用。
綠色化生產已成時代趨勢。越來越多的人們意識到,經濟的快速發展,雖然給我們提供了優越的物質生活,但也給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最終還是影響了我們的生活質量。隨著節能減排運動的開展,機電企業加大綠色投入,使產品在設計、制造、使用的過程中,符合環境保護和人類健康的要求,生產出綠色機電一體化產品。
機電巨頭將日漸浮出水面,機電企業兩級化的局面會愈演愈烈。正所謂強強聯合,一些國內機電企業為了提高自身實力,通過各種手段融合國外企業來提高產品質量,從而提高競爭力;外資企業與國際接軌的速度日益加快,產品更新換代越來越快,新產品、新技術不斷涌現,實力越來越強;而內銷型企業卻在國內無序競爭中不堪重負,一些不適應市場競爭的企業最終只能退出市場競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