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年02月07日 2011年,全市各級各部門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轉型升級、跨越趕超兩大任務,深入實施中東西三大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加快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著力穩增長、控物價、調結構、惠民生,全市經濟發展取得新成就,實現了“十二五”良好開局。
一、2011年全市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全年完成生產總值(GDP)4082.6億元,同比增長12.0%。增速分別高于全。11.3%)、全國(9.2%)平均水平0.7、2.8個百分點?偭烤尤〉诙,增速居全省第四位。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746.3億元,同比增長16.2%。增速分別高于全。16.1%)、全國(13.9%)平均水平0.1、2.3個百分點?偭烤尤〉诙唬鏊倬尤〉谄呶。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106.6億元,同比增長28.5%,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3%)4.2個百分點,總量居全省第一位,增速居全省第五位。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027.0億元,同比增長26.0%,增速分別高于全省(24.1%)、全國(23.8%)平均水平1.9、2.2個百分點,總量居全省第一位,增速居全省第六位。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663.0億元,同比增長18.0%,增速分別高于全省(17.8%)、全國(17.1%)平均水平0.2、0.9個百分點?偭烤尤〉谝晃,增速居全省第一位。
——實際利用外資完成80808萬美元,同比增長27.1%,超額完成全年8億美元的目標任務。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34元,同比增長12.3%;農民人均純收入7822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120元)702元,居全省第三位,同比增長18.9%,居全省第五位。
二、2011年全市經濟運行的基本判斷和主要亮點
基本判斷:2011年,全市經濟實現了“ 十二五”良好開局,經濟運行呈現五大亮點——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物價上漲得到初步遏制,結構調整成效顯現,質量效益穩步提高,民生改善出現新變化。
(一)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2011年,在世界經濟和全國經濟增速趨緩的背景下,我市經濟呈現平穩較快增長的態勢。從季度經濟增長情況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長12.1%,上半年增長12.0%,前三季度增長12.0%,全年增長12.0%,均保持了12%左右的較快增長。從經濟總量看,首次邁上4000億元新臺階,實現了經濟總量的新跨越。
從實體經濟看,三次產業協調發展為全市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一是農業生產穩中有增,糧食單產總產雙超歷史。2011年,全市糧食總產531.72萬噸,同比增長4.69%,圓滿完成全年糧食總產500萬噸的任務目標;平均畝產460公斤,同比增長5.07%。二是工業生產穩中趨快。2011年年初,我市規模以上工業生產以15.2%的較高增速開局,4、5月份受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回落到全年最低點14.1%。進入下半年,全市工業生產在全國增速逐步放緩的大環境下,逆勢一路回升,全年增速達到16.2%,不僅為年內最高,且年內首超全省平均水平。三是服務業平穩發展,全年增速達到12.1%。其中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同比增長13.5%,金融業同比增長12.7%,是帶動第三產業發展的主要力量。
(二)物價上漲得到初步遏制
據國家統計局石家莊調查隊調查數據顯示,從各月CPI情況看,價格上漲的勢頭呈現年初高位開局,而后持續攀升的局面。1月、2月受元旦、春節消費需求增加,同比分別上漲了3.8%、4.5%,3月至7月價格迅速攀升,7月同比漲幅達到全年最高點7.3%。8月以后,在我市出臺的一系列調控措施作用下,價格漲幅有所回落,12月份回落至5%以內,同比上漲4.9%。物價過快上漲的勢頭得到初步遏制。
(三)結構調整成效顯現
2011年,我市把“調結構轉方式”作為轉型升級、跨越趕超的突破口和著力點,并取得了明顯效果。突出表現在“兩高一低一優”。一是裝備制造業增速高。2011年,規上裝備制造業一直保持了20%左右的高增長,全年共完成增加值274.9億元,同比增長20.8%,高于全市規上工業增速4.6個百分點,也是七大主導產業中增長最快的;從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看,呈逐季提高的態勢(分別為13.4%、14.3%、14.7%、15.7%),全年達到15.7%,較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二是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高。2011年,全市規上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205.2億元,同比增長21.2%,高于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5.0個百分點。三是高耗能行業生產增速低。2011年,六大高耗能行業完成工業增加值610.3億元,同比增長13.5%,低于全市規上工業增速2.7個百分點;四是投資結構優化。2011年,裝備制造等高附加值產業投資持續快速增長,鋼鐵、石化、建材等高耗能行業投資減速。其中:裝備制造工業完成投資261.5億元,同比增長61.9%。鋼鐵工業完成投資31.0億元,同比下降13.6%。石化工業完成投資140.0億元,同比下降4.2%。建材工業完成投資133.2億元,同比下降5.7%。隨著全市一批科技含量高,具備引領帶動作用的項目開工建設,帶動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快速增長,2011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完成投資213.3億元,同比增長48.7%。
(四)質量效益穩步提高
2011年,在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結構調整不斷優化的推動下,全市經濟運行的質量和企業效益也在穩步提高,簡單概括為“一個跨越三個提高”。2011年全市全部財政收入完成489.0億元,同比增長26.1%,增收超百億,達到101億元,實現跨越式增長;財政收入占GDP比重達到12.0%,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一般預算收入占財政收入比重達到45.2%,同比提高3個百分點。企業效益繼續提高。在2010年基數較高基礎上,前11個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同比增長28.4%,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7%,較全省平均水平(5.1%)高出1.6個百分點。
(五)民生改善出現新變化
經濟實力的增強和運行質量的提高,歸根結底還要體現在城鄉居民生活的改善上。2011年,我市圍繞實施八項重點民生工程,加大財政民生投入力度,千方百計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城鄉居民收入雙雙提速。2011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國家統計局石家莊調查隊提供)20533.96元,同比增長12.3%,農民人均純收入7822元,同比增長18.9%,城鄉居民收入增速較2010年分別加快2.2和8.9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速超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6.6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比(即城鎮居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之比,以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縮小,由2010年的2.78:1縮小到2.63:1,縮小了0.15個百分點。同時,就業形勢總體穩定,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
2011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良好開局,為實現“十二五”“轉型升級跨越趕超”、“建設幸福石家莊”的任務和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2012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尤其是冀中南地區列為國家層面的重點開發區域,省委省政府也對石家莊的發展提出了明確定位,石家莊要爭當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領頭羊”。但同時,國際環境愈加復雜,歐債危機尚未有明顯的改善跡象。國內物價形勢依然嚴峻,我市全年物價水平還相對較高。2012年,是“十二五”規劃實施承上啟下的關鍵期,我市應攻堅克難,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再鼓干勁,確保全市經濟實現更好更快更大發展。
石家莊市統計局
二○一二年二月七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