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創新“助推器”誰來添動力 |
時間:2012/3/5 10:13:52 瀏覽:2001次
|
一套科研設備,可以幫助同行業中小企業突破共性技術瓶頸;一支科研隊伍,可以解決眾多中小企業的技術難題。目前,我省11個設區市及具有特色產業的縣(市、區)均建起這樣的科技創新平臺。它們作為一種非盈利性的科技服務中介,以生產力促進中心等形式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信息、產品檢測等服務。目前,全省生產力促進中心達到100多家。然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些中心的發展水平很不平衡,技術創新“助推器”的作用還不夠明顯,迫切需要加燃料添動力。 生產中共性技術可解,前瞻性產業創新難求 “這幾年生產力促進中心給了我們很多技術支持,環保型羊皮鞣制技術就是他們研發的!2月24日,在辛集市圣馬皮革有限公司的車間,記者見到了正在忙碌的公司技術員趙展!拔医鉀Q生產中的小問題還行,但一些投入大、復雜的問題就只能向生產力促進中心求助了。” “這一技術解決了皮革企業的共性生產難題,這也是我們設立生產力促進中心的初衷。”辛集市科技局副局長趙松巖告訴記者,過去,皮革業基本都是用同樣的方法進行生產,技術要求不高。如今要發展,科技創新成了重要因素,然而辛集皮革業以中小企業居多,多數沒有專業設計研發人員和研發設備。為了給這些企業提供技術后盾,科技局聯合鑫港公司成立了辛集市皮革生產力促進中心。 “我們不僅免費幫企業解決生產中的技術難題,還可以按照企業需求研發新產品。”辛集市皮革生產力促進中心負責人李春陽說,目前辛集市大多數皮革企業都接受過他們的服務,無極等附近縣市的企業也曾來此求助。 記者在邢臺、石家莊、衡水、滄州等地采訪發現,像辛集這樣,黃驊的模具逆向工程技術、高邑的建筑陶瓷輥道窯尾氣余熱綜合利用技術等的開發示范,也都是當地生產力促進中心在發揮作用。 然而,記者也看到一些地方的生產力促進中心并沒有像樣的技術隊伍和研發力量。“他們其實就掛了塊牌子,并沒有開展什么工作。”一家企業這樣表述該縣的生產力促進中心。還有一些縣的生產力促進中心設備簡陋,可能連一個中等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都不及。 即使是一些發展較好的生產力促進中心,也存在不能滿足企業需求的情況!皩嶒炘O備應該及時更新,要滿足企業做高端產品研發的需要!毙良患移髽I的負責人說,一項技術攻關需要一種印花機,但由于資金問題生產力中心遲遲不能配上,影響了技術研發。高邑一家企業負責人希望:“現在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占得優勢,必須要研發出產業領先的產品。作為研發機構,生產力促進中心的研發方向應該更具有前瞻性,為企業轉型升級、向高端邁進發揮引領作用。” 投入不足是瓶頸,建立可持續發展機制是關鍵 “沒有先進的設備和專業的人才,我們怎么能給企業提供技術支持?”一位生產力促進中心主任認為,投入不足是制約生產力促進中心發揮作用的關鍵。作為公益性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生產力促進中心不能完全靠市場化運作,政府應該加大財政支持力度,讓其成為當地特色產業的創新源頭和技術后盾。 據了解,國家科技部曾專門出臺意見,要求各地通過設立“生產力促進中心專項”等措施,加大對生產力中心的投入力度。“我們縣科技局人員一直是有減無增,去年還是7個人,到今年減到5個,只有不多的辦公經費,并沒有專門的研發扶持經費,怎么加大支持力度?”石家莊某縣的情況在全省范圍并非少數,記者發現,一些基層科技部門被“邊緣化”,無力對生產力促進中心予以支持。 “除了政府投入不足外,一些生產力促進中心還缺乏良性運行機制。”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王曉鳳博士表示,應該向一些先進省份學習,積極推進生產力促進中心體制、機制創新,建起高效的組織架構和運行模式,調動中心管理者和從業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中心的服務能力。 “我們有些生產力促進中心是有什么干什么,什么都能干卻什么都干不精!蓖鯐曾P認為,應該讓生產力促進中心向規范化、專業化轉變,使每個中心都有自己的拳頭服務項目。生產力促進中心應充分發揮在企業之間,企業與政府機構、科研機構等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通過整合社會創新資源,為提高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提供有力支撐。
|
上一篇:
安平絲網 創新驅動邁向高端 下一篇: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將獲國家資金支持 |
[關閉窗口] [打印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