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木更津的 PlayStation 制造工廠每 30 秒就能組裝一臺 PlayStation 4 游戲機,相比人類員工更加快速、準確并且不知疲倦。機器人不會因為疲勞而導致失誤上升,它們能穩定地保持自己的效率。
更可怕的是機器人不會生病、不會有情緒,也永遠不會請假。它們可以用穩定的速度來完成絕大多數工作,用更低的成本。其實使用機器人來代替低端制造業早就已經開始了。而傳統的代工巨頭富士康就是引進機器人的急先鋒。
為了實現從“血汗工廠”到“工業互聯網”轉型,富士康早在2011年就表露了以機器人代替人類工作的設想。而作為代價自2018年以來,富士康接連陷入裁員風波——2018年11月,有媒體報道富士康裁員34萬名員工;2019年年初,網上又傳出富士康削減5萬名員工的消息。除了直接裁員的策略之外,富士康還通過取消班車接送等福利措施來變相進行裁員。
作為替代,富士康投入的機器人工人已經在鄭州工廠、成都平板工廠、昆山和嘉善的計算機/外設工廠投入使用。其中最大的一次引進機器人在2016年5月,富士康將昆山工人數從11萬減少到5萬,機器人代替了6萬低端制造崗位。
其實不僅是機器人,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也導致大量的工作崗位被取消。由于ETC系統上線,全國大量的收費員開始失去“鐵飯碗”。前幾年浙江省某地擬招聘147名高速收費員,卻引得超過1600人報名參試,其中還包括半數的大學生,但曾經競爭如此激烈的崗位也是說沒就沒了。
而隨著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的電子化系統的出現,銀行員工這一曾經讓無數人羨慕的職業也陷入了裁員潮。2019年上半年只有浙商銀行與浦發銀行的員工數是增加的,另外13家銀行減員總數達到4.24萬人。
而這可以一切不過是一個開始,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將有更多的職業逐漸會被取代。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未雨綢繆,提前做好準備。首先要避開所有重復性,機械式的勞務工作,因為這類工作很容易就可以被一個軟件、一套程序所輕松完成。其次要擁抱變化,培養終身學習計劃,提升職業技能。即使不能讓自己變得不可替代,也要讓自己的替代成本變高,從而使自己難以被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