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肆意損害中國企業在美國的合法權益,是忍氣吞聲還是奮起反擊?三一集團選擇了后者。
昨日,三一集團在北京舉辦新聞發布會,高調起訴美國總統奧巴馬。三一集團董事向文波(微博)表態稱,之所以要起訴奧巴馬,是因為三一集團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所以用法律手段來應對。“盡管這個起訴要花一些錢,花一些時間,起訴結果也很難預料,但我們要亮出自己的態度。維護中國企業、維護三一尊嚴,比金錢更重要。”
多位國際貿易專家也力挺三一集團,稱美國用所謂國家安全問題制造貿易壁壘,是將經濟問題政治化,嚴重損害了中國企業在美國的合法權益,不僅違反了美國自己的法律,也違反了國際法。三一集團拿起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的權益,勇氣可嘉,是中國企業對外投資所跨出的重要一步。
禁令出臺始末
今年上半年,三一集團關聯公司羅爾斯(Ralls)公司展開美國風電發展計劃,先后收購了4個位于美國俄勒岡州的風電場。按原計劃,項目將于2012年10月31日前竣工驗收合格并投入使用,2012年12月31日前實現并網發電,開始商業運營。預計項目第一年可實現收入超過600萬美元,從第二年開始可實現收入超過800萬美元,具有較為可觀的穩定收入。還可以額外享受2500萬美元的聯邦用于獎勵可再生能源投資的稅務優惠。
然而,今年6月份,羅爾斯的這一項目,受到了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CFIUS)的關注,7月25日CFIUS以國家安全為由要求該項目立即停工、立即移走全部設備;同時禁止任何人進入,只允許CFIUS同意的美國人進入移走設備。
三一方面接到禁令后,試圖將項目轉讓給美國人持有的美國公司以減少損失,8月2日CFIUS又頒布了臨時禁令和修改令。禁止該項目使用三一設備,禁止該項目轉讓,直到所有設備移除完畢。9月28日,美國總統奧巴馬也以同樣理由,簽發了禁止該項目的行政命令,要求羅爾斯公司在兩星期之內從上述場地撤走全部財產和裝置,并在90天之內從這個風力發電項目中撤出全部投資。
直接經濟損失2000多萬美元
羅爾斯公司9月12日把CFIUS告上法庭,10月1日,羅爾斯公司又向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地方分區法院遞交訴狀,將奧巴馬追加為被告,指控其違反了美國憲法保護財產所有權的規定和法定程序。據悉,此前還沒有任何人就這一類裁決起訴過美國總統。
在昨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向文波明確表示,CFIUS和美國總統奧巴馬對羅爾斯風電項目的裁決,是不公正的,造成了極大的國際國內影響,使人誤以為三一在美國干了什么傷天害理的事。“三一集團是依照美國的法律在美國進行了一項非常正常的投資,我們沒有干什么傷天害理,危害美國國家安全的事,我們不舉辦這樣的新聞發布會,不足以說出這個事情的真相。”
三一集團副總經理、美國羅爾斯公司CEO吳佳梁稱,美國要求三一集團將風電項目移除所處地區,并且不允許三一將項目轉讓,這給三一集團形成了2000多萬美元的直接經濟損失,間接損失不計。更大的隱患在于,這一做法很有可能成為具有法理依據的法案,從而影響更多中國企業在美國的投資。
起訴奧巴馬不是炒作
一家中國的民營企業,去起訴美國現任總統,自然引發了輿論的高度關注,也被指有炒作嫌疑。
“我們不是炒作,并不是我們要把這個事情鬧大”,向文波表示,是因為奧巴馬簽署了總統令。
三一集團多次表示自己是被逼無奈。向文波說,尊嚴比金錢重要,公正比利益重要。“我們希望中國企業在國際化過程中能夠得到公平、公正的對待,這個案子不大,但是我們所做的事情對于中國企業很有意義,至少會有借鑒的意義”。
該案是美國C FIU S成立以來,第一次有相關的公司或被審查一方通過美國法院提出訴訟維護自己的權益,史無前例。三一集團美國風電項目訴訟案律師夏廷康表示,美國的法院對美國的行政部門,特別是牽扯到國家安全領域要給予相當的運作空間,所以這個案子要打贏確實存在一定的難度,但是仍相信在美國這樣一個法制社會,沒有人能夠把自己凌駕于憲法之上,美國總統不是例外,在安全領域里面也不會是例外。
11月底前或開庭
中國跨國訴訟專家郝俊波表示,根據程序,被告可以提起動議申請法院來解散該案。按日程估計,本月底被告可以提起動議,法院可能會在11月底以前初步裁定這個案子是解散還是繼續審理。
近期,國家安全成為美國政府制造貿易壁壘慣用的說辭。目前三一事件也影響了公司對于在美投資的信心。向文波會后對南都記者說:“如果明年兩會可以繼續以人大代表身份參與,也將提案國家部門加強國家安全審查。”
向文波表示,希望借此探索國際化過程中解決問題的方式,“我認為問題解決的辦法就是法律,所以我們是以美國方式來解決美國方式的問題。”
觀點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三一事件是赤裸裸的征收行為
美國在三一風電的項目當中赤裸裸的征收措施,不僅僅是違反了美國自己的法律,也違反了國際法,具體說來違反了中美兩國上世紀80年代簽署的雙邊投資保護協定。
梅新育認為,在三一風電的項目當中,我們看到的就是赤裸裸的征收的措施,不給任何補償的征收行為,到底有什么理由、有什么依據呢?讓人有點無法理解。”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前副院長曹和平:三一反擊為中國企業提供借鑒
曹和平在接受南都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一方面這是美國人“小心眼”。和過去美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相比,中國企業如今進入美國市場,受到了更多的限制。“這種單向制的企業國際化是會失敗的、會落后的,是美國人的小心眼。”
另一方面,中國企業要走出國門,在國外尋求更好的發展,不是將企業搬到國外簡單了事,而是應該學習當年外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經驗與教訓。對于中國企業來說,要走向國際,關鍵點在于文化適應。企業要了解自己在陌生的文化土壤上生長的前提條件,包括競爭模式、營利模式和成長模式。其中一個有效的措施就是,公司里應該有更多的國際員工。“這樣的公司走向國際時,文化障礙和區域障礙就大大減少了。”
針對三一狀告奧巴馬這場官司本身,曹和平形容它為“中國企業走向海外過程中具有中國特色的陣痛”,是必經的階段。
曹和平認為,三一把奧巴馬告上法庭,可能是在自己的知識集合里找不到更好的切入點,官司的贏面不大。在他看來,三一狀告奧巴馬的意義不僅僅在于這場官司本身,更在于對中國企業走向國際過程中的啟示性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