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 同步 發展
記者:除了在經驗溝通、技術交流等層面外,這次會議還有哪些重要作用?
魏安力:客觀地講,我們和國外還有一定差距,這不是單純通過時間可以彌補的,而且市場發展也不會給行業那么長的準備時間。所以,就需要得到全社會的支持。在會議上,我們計劃組織一次專題內容的問卷調查。
我認為,發展的進程就是暴露問題、解決問題的進程。但一個行業的進步和發展,必然存在共性的問題,存在共性的技術門檻和障礙,比如電控燃油噴射系統、高動態響應執行器、氮氧化物傳感器、在線診斷系統等。隨著國Ⅳ標準的實施,以及面對未來更高等級的排放標準,這類部件的使用要求和供應需求越來越急迫,產品缺失的短板也會暴露得更明晰。對此,我們希望在這次會議上廣泛地聽取企業、專家、學者等多方面的聲音,匯聚成幾個共性問題,形成產業訴求,代表行業向政府主管部門申請幫扶政策,通過安排研究專項或產業化應用專項的方式給予支持。
借此次會議,先行企業把經驗拿出來分享,那些過去尚未開展國Ⅳ研發和準備的企業,要么借機好好學習,迎頭趕上;要么就出局。如果明年7月1日以后再銷售不符合標準要求的產品,到那時產業本身就要自律,不會再給機會。畢竟,國家給了時間,先行的企業介紹了成熟的經驗,協會組織了學習交流的平臺,再把握不住,結局估計就是出局。
我還有一個觀點,排放標準推遲實施,主要是標準要求與產業基礎落差太大,實施時間與產業準備落差太大。當我們把標準要求和實施時間、產業基礎和產業準備、相關產業和供應保障這三者放到三維坐標內,再描出6個點,連起來看看是什么形狀或走勢時,就會發現是一個間距很大的相互排斥、相互較勁的“麻團”,沒有合力,沒有相互依存、相互推動的態勢。實施國Ⅳ標準應該汲取上述教訓,我們希望多領域做到科學務實地銜接,形成合力。
此外,鑒于國Ⅲ標準實施時的眾多社會現象,我希望社會、媒體以后不要再用“造假”這個詞了,說與被說者都不光彩,何況根本不是事實。
珍惜 認真 行動
記者:不難看出,協會對國Ⅳ標準的貫徹落實有信心、有決心,對產業升級、產業責任履行有雄心。那么,在會議籌備階段,各企業是否也在這方面與協會的判斷、趨向保持高度一致?
魏安力:對于這次會議的主題與組織形式,很多大企業都毫無保留地表示支持,體現出了它們的積極態度,也是產業責任的體現。不光大企業要互相學習,零部件企業也要學習,尚在提升中的企業更要珍惜這次學習機會。
目前,行業對于國Ⅳ標準的貫徹實施,以及本次會議的組織召開都形成共識,會議通知發出后反映也很好,申請要求在會議期間報告的就有7個單位,這說明企業的重視、認真,說明全行業在行動了。
關于輕型車,我想多說幾句。國Ⅳ標準的實施日期沒有把輕型車和重型車區別對待,輕型車行業壓力似乎很大。但我覺得,在推動技術進步和承擔社會責任這兩個命題或目標下,柴油機制造企業和整車制造企業,沒有必要再討論時間差,大家都可以在這次會議上取長補短,而且會議也安排了對應的報告。
記者:從目前情況看,國Ⅳ標準的貫徹落實預期喜人。在這次會議上,行業升級有望得到更廣泛的體現。您認為行業下一步發展重心在哪里?
魏安力:在我看來,國Ⅳ標準是很關鍵的門檻。只要產品、技術等都能邁過這個門檻,內燃機工業再談降低燃油消耗、提高機械效率、高效燃用替代燃料、輕量化、替代材料等內容,就有基礎了,也真正把差距縮小了。
這次會議后,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的各專業分會將陸續開會,研討各細分領域里的技術路線和技術方案。當然,也會提出一些共性問題和解決建議。
在將于今年底召開的論壇上,主題會回歸到節能,當全行業完整實施國Ⅳ標準,做好生產一致性,進入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的良性循環后,我們的工作重點必然要回到節能這一命題上來。因為內燃機節能減排關系到國家安全的產業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