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發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九大工程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
日前,《保定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發布,以做大做強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產業集群發展為目標,加快構建以新能源與智能電網裝備、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健康、新材料和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六大產業為支撐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
產業支撐作用顯著增強。到2020年,全市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700億元以上,帶動全市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達到530億元,占GDP比重達到15%以上。全市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企業個數達到230家以上。
產業創新能力明顯提升。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載體和創新平臺,提高企業重大科技成果集成、轉化能力,局部領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和國內領先水平。每年新建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10個以上,新增院士工作站3個。到2020年,市級以上創新平臺達到340個,院士工作站達到36個。
產業集聚形成新格局。培育1到2個規模超千億元產業集群,培育5到7家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龍頭企業,培育10家以上自主創新能力強、主業突出、掌握核心技術、引領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行業領軍企業。重點推進一批重大協同項目建設,打造一批高端新興產業集中承載地,建成一批產業鏈完善、創新能力強、特色鮮明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示范基地和產業集群。
為實現上述目標,保定市圍繞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組織制定了6個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將實施京津深保戰略合作系統工程、重點創新平臺建設工程、高端產業集群化發展工程、創新型領軍企業培育工程、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示范工程等九大工程。
日前,保定市成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加強對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統籌協調和工作指導,明確重點任務和工作目標,強化落實責任。及時研究解決企業面臨的難點問題和行業共性問題,調整產業發展政策方向,全市上下形成合力,營造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深入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全面推進石保廊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激發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各類創新主體創新發展活力。推動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對接吸納各類創新資源,全面提高創新創業水平。
全面提高產業對外開放水平。明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重點,組織企業積極參加經濟博覽會、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等,提高展覽展示比重;深化與中關村合作,吸引中關村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承接更多的京津深等地轉移項目,爭取更多產業在保定落地生根。
逐步建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市場化機制。圍繞六大產業及相關領域,3年新組建9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10家升級為省級聯盟,逐步形成跨區域創新協作服務平臺。加強科技服務機構引進培育力度,引進培育2家集研究開發、成果轉化、產權運作于一體的新型研發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