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發展智能制造 實現機械工業由大變強
——王瑞祥會長在2018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及國際研討會上的致辭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早上好!很高興應邀出席今天的2018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及國際研討會。在此,我代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對大賽的圓滿成功、研討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向出席研討會的中外嘉賓、各位朋友表示誠摯問候!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裝備制造業發展呈現出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新趨勢。智能制造作為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優化自決策、精準控制自執行功能特征的制造,已成為制造業革命的核心,并正在深刻改變著傳統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深刻影響著產業分工和產業格局。能否培養更多的熟練掌握智能制造應用技術、推動產業智能轉型的各類人才,將是決定今后競爭能力的關鍵。
為搶占未來制高點,世界經濟發達國家紛紛出臺“再工業化”國家戰略,旨在通過發展先進制造重振雄風。德國積極推進工業4.0計劃;美國大力推動以“工業互聯網”和新一代機器人為特征的智能制造戰略布局;歐盟實施云制造戰略,提出重點發展以智能制造技術為核心的先進制造;韓國實施IT融合發展戰略等。他們在戰略推進上、在技術創新、技能發展特別是在人才培養上持續發力,在許多方面的技術、產品、標準乃至產業生態上贏得先機。
我國正處在新一輪科技與產業變革同轉變發展方式的歷史性交匯期,既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又面臨著差距拉大的嚴峻挑戰。中國政府著眼全局與長遠發展,順應科技與產業發展大勢,做出了建設制造強國的戰略部署,連續出臺了“智能制造發展規劃”、“智能制造工程實施指南”以及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等文件,明確提出了智能制造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強調,要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契機,以信息化、智能化為杠桿培育新動能,推動制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轉變,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這為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加快實現由大變強指明了方向,也為技術創新和技能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機械工業作為制造業的主體,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快速發展,已經形成了體系完整、品種齊全、規?偭课痪邮澜缜懊┑耐暾a業。截至2017年底,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達到8.7萬家,資產總額22.33萬億元,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4.54萬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71萬億元。機械工業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特別是兩化融合、智能制造快速發展。
從2017年的數據看,全行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7%,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特別是與智能制造密切相關的自動化儀器儀表、數控機床、高檔軸承等產品發展勢頭良好,提供智能裝備的能力水平不斷提升。工業機器人保持產銷兩旺,去年產量突破14萬臺,市場規模約占全球三分之一,連續五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應用市場。一批具有較高水平的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初步建成,多種智能制造新模式在汽車、電力裝備、工程機械等領域推廣應用。
初步統計,近三年,機械行業在國家智能制造新模式試點示范項目中占比達到46%,基礎機械自主研發的數控系統平均無故障時間達到2.5萬小時以上,整機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達到1200小時以上,與世界先進國家的水平不斷接近。智能制造已成為機械工業調結構轉方式換動能的重要引擎,而廣大技術技能人才無疑是支撐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當然,我們也清醒知道,我國機械工業大而不強的問題依然突出。主要表現是產業低端過剩、高端不足的結構性矛盾尚未根本改變,兩化融合與智能化水平不高,自主創新能力弱,部分核心技術、基礎共性技術與關鍵零部件對外依存度高,產品的穩定性、一致性較差,知名品牌缺乏。特別是我們感到,產業發展所需的各類人才總量不足,高端、領軍人才匱乏,復合型、技能型人才所占比例較低,參與國際競爭的整體能力還不強。這是我們在新一輪發展中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也是機械工業轉型升級、推進行業由大變強的攻堅之年。在新一輪的發展中,機械工業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總體戰略部署,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加快行業轉型升級。我們的總體想法,一是按照以高質量為發展目標,堅持創新驅動、質量提升,堅持兩化融合、智能轉型,堅持開放升級、協同發展的工作思路,修訂好推動智能制造發展的規劃措施和實現路徑。二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從生產端入手,聚焦國家智能制造工程明確的高檔數控機床與工業機器人、增材制造裝備、智能傳感與控制裝備、智能檢測與裝配裝備、智能物流與倉儲裝備五大重點,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技術裝備,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要。瞄準智能制造涵蓋的設計、制造、工藝、檢測、控制、感知等多個技術領域,加快產學研用協同攻關,集中全力取得重點突破。三是針對當前兩化融合水平低、數據集成、互聯互通滯后等瓶頸問題,加快推進兩化深度融合,加強基礎共性技術、重點行業標準與規范等研究,補齊短板,增強基礎支撐能力。四是著力探索培育智能制造新模式,通過重點培育離散型、流程型制造模式,促進智能化生產。通過推動網絡化協同,構建云制造服務平臺,推進產業鏈各環節全面互聯。通過推進個性化定制,促進柔性化改造和服務與商業模式創新。通過推動集成應用水平提升,開展在線故障預警、質量診斷等增值服務,降低生產運維成本,拓展價值空間。五是堅持對外開放,發揮行業組織多方外聯的優勢,推動智能創新資源引進,推動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引導企業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開拓多元化國際市場,提升外向型經濟水平,加快智能制造國際化發展。六是發揮行業智能制造組織和工作平臺的優勢作用,推動試點示范企業和項目的典型引領和輻射作用,帶動更多企業科學規劃、理性投入,營造規范健康的發展環境。七是強化智能制造的人才培養和服務,破解高端人才匱乏、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短缺等制約,打造多層次的智能制造人才隊伍,支撐智能制造永續發展。
各位代表,智能制造是信息技術、網絡技術與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具有多學科交叉、多領域融合、多產業跨界的跨行業、跨專業、跨領域的特點。發展智能制造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遠大計。因此,通過多種渠道加強人才培養,通過培訓、競賽、交流合作打造一支數量充足、素質過硬的技術技能人才隊伍,是實現智能制造的有力支撐。
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是在金磚國家“深化金磚伙伴關系,開辟更加光明未來”和“一帶一路”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開展的一項大型國際賽事,也是2017年中國作為金磚國家輪值主席國期間的一項重要成果設計。其重點關注以智能制造為核心的先進技能人才和未來技能人才的開發和培養,為金磚國家及一帶一路國家搭建了良好的技能、技術交流平臺。
中機聯作為機械行業的綜合性協會,我們將發揮綜合與聯合優勢,充分運用成熟的行業工作體系和業務平臺,大力加強高水平的專家和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為加快智能制造發展提供服務和保障。我們愿與大家一道,加強交流,廣泛合作,共同推動智能制造發展,為譜寫智能制造發展新篇章共同努力!
最后,預祝2018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及國際研討會取得圓滿成功!
王瑞祥會長參加啟動儀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