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現代產業投資穩步增長、結構優化質量提升、新業態助推消費結構升級……8月23日,市統計局發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至7月,全市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在合理區間小幅波動,全市經濟運行延續了平穩增長態勢。
“眼下,我市‘4+4”現代產業投資主體地位不斷鞏固。”市統計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截至7月底,全市共有“4+4”現代產業相關領域投資項目1352個,占全市投資項目個數的60.4%,其中億元以上項目378個,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支撐。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0.3%,拉動全市投資增長5.8個百分點,投資總量占全市投資的58.0%,成為全市投資的主要領域。其中,隨著四次旅發大會的成功召開,全市旅游業項目投資不斷擴大,磁河景觀帶、沁峪農莊鄉村旅游、伏羲灣旅游等一大批旅游業項目開工建設。1至7月,全市旅游業投資達到472.7億元,同比增長18.3%,總量占“4+4”現代產業投資總量的32.9%。
工業生產略有回落,結構優化質量提升。數據顯示,1至7月,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雖較上半年略有回落,但仍保持在平穩運行區間。
分行業看,醫藥制造業成為全市規上工業平穩增長首要動力。1至7月,醫藥制造業拉動全市規上工業2.0個百分點,增加值總量占全部規上工業總量16.1%,拉動及占比均居37個行業大類首位。
從工業結構看,規上工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戰新產業均較快增長。1至7月,規上高新技術產業同比增長12.5%,戰新產業(預計)同比增長9.4%,分別高于全市規上工業8.3個和5.2個百分點,分別拉動全市規上工業3.2個和2.1個百分點。
從運行質量看,高耗能行業增速放緩,工業利潤水平較好。1至7月,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低于全市規上工業0.2個百分點,增速較上半年回落1.2個百分點。對全市規上工業拉動2.0個百分點,較上半年下降0.6個百分點,全市規上工業增長對高耗能行業的依賴程度下降。上半年,全市規上工業利潤同比增長3.8%,好于全省、全國平均水平;規上工業營業收入利潤率5.7%;資產負債率58.0%,均好于全省平均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