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華藥旗下華民公司自主研發的又一個綠色酶法工藝取得重大進展,完成了頭孢克洛原料藥新工藝的生產驗證工作。新工藝大幅提升工藝收率,應用后將明顯提高該品種的市場競爭優勢。
“跑得快,更要跑得好”“今天的質量就是明天的市場”……今年以來,我市越來越多工業企業把目光聚焦在提質增效上,且收獲頗豐。
工業經濟是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而高質量發展,比拼的不僅僅是速度,更重要的是質量和效益。統計顯示,上半年全市規上工業效益水平穩中向好。其中,全市規上工業利潤同比增長3.8%,好于全省、全國平均水平。
攻堅克難
全力沖刺“雙過半”
受諸多不利因素影響,今年上半年,我市工業經濟發展可謂“壓力重重”。全市工業戰線打響一場攻堅克難的“戰役”。
6月中下旬,即全市工業經濟全力沖刺“雙過半”之時,記者走訪工業總產值排前50位的部分重點企業發現,各大企業都在搶抓時間,加大馬力生產,多方面提質增效,努力為全市工業產值增長添分量。
在中車石家莊車輛有限公司貨車廠房,員工們戰高溫、斗酷暑,集中力量突擊破損嚴重的“大車”,確保完成半年4848輛的中標任務;在河鋼石鋼,全公司開展“精益質量年”活動,瞄準高端產品重點開展十二項質量提升工作;在君樂寶,隨處可感受到趕訂單、抓生產的氣息,所有工廠均開足馬力全線生產,以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
市工信部門也加強工業運行協調調度,強化精準企業幫扶。同時,印發《關于加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培育發展的實施意見》,提高新增規上企業獎勵額度。最終,1-6月份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8%,較一季度回升1.3個百分點,高于年度預期目標0.8個百分點,實現時間和任務“雙過半”。
轉型升級
調整優化工業結構
“我們這一項目主要是承接一家市區老廠產品生產,將全面升級換代,生產裝備、生產環境、生產效率等都會大幅提升。我們將采取多種措施保障工程順利進行,確保投資,按時完工。”今年以來,石藥集團工程設備部的聶歐緊盯省重點技改項目——石藥集團新藥制劑生產中心項目的相關工作。
今年以來,像石藥集團一樣在技術改造方面“下大功夫”的企業還有許多家,全市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升”勢顯著。
為進一步提升傳統產業,我市指導企業開展新一輪技術改造,滾動實施重點技改項目115項,上半年完成投資70.8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50.9%。推薦170個項目申報省“千項技改”項目,項目數全省第一。積極培育隱形冠軍企業,推薦10家企業申報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省廳推薦我市3家企業申報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促進企業技術創新,推薦石鋼、科林電氣申報國家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3家企業通過國家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復核。此外,積極壓減水泥、焦化產能。
同時,我市圍繞工業領域所涉及的“4+4”現代產業,積極培育新興產業發展。如邀請專家給企業講解軟件產品稅收優惠政策,推薦3個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3個大數據應用及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項目進入省工信廳公示名單;組織全市39家重點生物醫藥企業開展跨區域“4+4”現代產業專題培訓;推薦5個項目申報工信部2019年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組織9家康復輔助器具企業與礦區開展項目對接;上半年推廣新能源汽車9517輛標準車,超額完成省下達任務……
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我市工業結構不斷優化,高新產業發展勢頭良好,規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5%,高于規上工業7.7個百分點。七大主要行業中,作為“4+4”現代產業重要組成部分的醫藥和裝備制造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1.4%和5.0%,普遍高于全市增速。
提高產品附加值
向價值鏈高端躍升
土布雖“土”,但在設計師的巧手下卻可以變“洋氣”。7月4日至6日,我市的原村土布首次亮相在深圳舉行的第二屆中國服裝產業新零售高峰論壇,得“贊”無數,其服飾更是驚艷“秀”場舞臺。這正是我市傳統服裝產業與時尚接軌、轉型升級的成果之一。
今年以來,我市積極推進研發設計,提升質量品牌,開展兩化深度融合,推動產業向“微笑曲線”兩端(兩端即研發與設計、營銷與品牌)延伸,提高產品附加值,向價值鏈高端躍升。
為此,我市積極推進企業研發機構建設,發展工業設計。上半年,公示兩批,共計146個,截至目前共認定研發機構918個。依托河北工業設計創新中心,大力發展工業設計。推薦申報省級工業設計中心7家,資助購買工業設計服務項目6個,成果轉化項目12個。舉辦設計大講堂5期、創客工坊6期,服務企業165家。
我市還積極推進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的“三品”行動,實施互聯網+制造,大力推進兩化融合等工作,均取得不錯“戰績”。
當然,我市工業經濟當前依然面臨著結構調整的陣痛將長期存在、我市工業產業結構依然偏重、部分重點企業減產、重點工業大縣上半年增速下滑明顯等問題,高質量發展仍“任重道遠”。
據記者了解,下半年,我市相關部門將進一步加強工業運行協調調度,力促工業穩定增長;扎實推進新增規上企業工作,培育新增長點;深入推進產業項目建設,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壯大特色產業集群等,奮力推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努力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積極為全市經濟發展“添分量”。
(來源:石家莊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