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上半年經濟答卷火熱出爐,令人振奮。全省生產總值20778.9億元,同比增長6.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46.3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7975.3億元增長6.9%,第三產業增加值11257.3億元增長5.9%,經濟運行穩中加固、穩中向好。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2%。從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增加值增長5.0%,中型企業增長10.4%,小型企業增長8.9%。中小型企業的快速復蘇增長,給河北經濟的“一池春水”注入強勁動力,讓人充滿希冀。
作為數量最大的企業群體,中小企業所構成的多樣性、差異化的經濟生態,是河北經濟韌性的重要保障,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中小企業群體的領頭羊,它們貫徹“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的理念,長期深耕細分領域,不斷精益求精,練就了屬于自己的“獨門絕技”, 絕大部分屬于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及相關服務業,行業分布集中,使自己成為產業鏈供應鏈的關鍵節點。其中,不乏一些已經成長為制造業單項冠軍的企業,有力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河北需要更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從歷史發展的經驗看,由于“小巨人”企業具備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等優勢,這就決定了哪個省份所擁有的類似企業越多,它的經濟活力就越強,經濟發展的潛力也越光明。從現實情況看,近年來全國各地根據自身實際針對不同層次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出臺了相應的獎勵補貼措施,從加大財政金融支持、鼓勵掛牌上市、優化服務等多個方面激發企業發展活力,毋庸諱言的是,目前不少省份在這一領域走到了河北前面。和傳統三強廣東、江蘇、浙江相比,河北的“小巨人”企業,無論是從存量上,還是從增量上,都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當前,河北正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強省邁進,而“小巨人”企業在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等方面作用越發彰顯。
河北能夠產生越來越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近日公布的第五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示名單中,河北排名從第四批的13名升至第11位。上升位次雖然不多,但放在第五批從嚴審核、通過率大幅下降的整體背景下看,河北依然保持良好的增長性,殊為不易。總的看,“小巨人”企業在成長初期存在著體量小、底子薄的特點,抵御風險的能力較弱,需要政府部門的政策支持。當前河北“蠻拼的”,政策方面,大力培育創新主體,用足用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普惠性政策,實施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倍增計劃;人員方面,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團作用,精準服務企業創新需求,專解“急難愁盼”,促進成果轉化;載體方面,以高新區、開發區等為載體,構建一流創新生態鏈和創新生態環境,加速形成集聚效應……河北的決心堅定不移,河北的動作雷霆有力,這才能培育一批批“小巨人”企業長成“參天大樹”。
“小巨人”企業數量與區域經濟發展密切相關,各省專精特新“小巨人”數量排名與當地生產總值及工業增加值排名基本一致,比如從全國范圍看,河北“小巨人”企業累計數量排第12名,2022年全省GDP排第12名,2022年全省工業增加值排第10名。這一呈現高度正相關性的結果,充分說明“中小企業好,中國經濟才好;中小企業強,地區經濟才會強”。河北需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就一定要讓“小巨人”迸發“大能量”,這需要久久為功、持續用力,關鍵是要進一步聚焦“小巨人”企業的“關鍵需求”,持續提高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持續強化政策惠企、服務助企、環境活企、創新強企,持續做好政策宣講推送,高質高效抓好兌現落實,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科技難關、銷售難點,營造好“放足好水、養好活魚”的健康生態,讓更多扎根河北、具備燕趙特色的“小巨人”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從而為河北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增添不竭動力。
|